日前,設立于山東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海信電視液晶模組生產線正式開工投產,海信集團總裁于淑珉表示,隨著首批海信液晶模組下線,中國液晶模組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的現狀將被徹底打破,中國彩電業第一條液晶模組生產線由此誕生。
液晶模組是將液晶面板(屏)、連接件、集成電路、PCB線路板、背光源、結構件等裝配在一起的顯示組件。目前,液晶面板占液晶模組成本的三分之一,而液晶模組則占液晶電視整機成本的80%~90%。
液晶面板資源主要控制在日本、韓國等上游廠家手中,之前,除了京東方、上廣電、龍騰光電等少數專業液晶面板企業之外,中國本土彩電行業不但生產不了液晶面板,而且也不具備生產液晶模組的能力。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表示,液晶模組再加上機殼和少數配件,就是一臺液晶電視整機,如果中國彩電廠家不能生產液晶模組,那就在液晶電視產業鏈中處于完全被動的最末端。
進軍液晶模組產業是海信穩健做大、規避風險的一個合理的產業結構布局選擇。 海信已完成了液晶模組項目規劃和一期目標:第一條年產50萬片15英寸到42英寸液晶電視模組的生產線以及屏的維修線體已經在海信建成投產。從2007年到2009年,海信計劃投資7億元人民幣分三步完成五條模組生產線的建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主任陸刃波認為,液晶電視整機采用自己生產的液晶模組,會比從國外企業模組工廠處購買降低成本,這是中國彩電業在液晶電視產業鏈中首次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