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球IPv6新一代互聯網高峰會議日前在北京召開?;ヂ摼W領域全球一流專家、運營商、重要人士和業界企業,參與了本次會議。本次大會上,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被授予2010年度全球IPv6互聯網先鋒獎,韋樂平表示我國IP地址將在兩年內耗盡,整個產業鏈向IPv6的過渡一定需要政府做為主要推動力。
韋樂平表示,中國電信的技術團隊從2002年開始,腳踏實地、默默無聞,干了7年到8年的工作。正是這些扎實的工作,才使得我們工作的主要領導,在去年下定決心在中國電信內部全面啟動向IPv6的過渡。我們的CEO用八個字來概括這個緊迫性未雨綢繆、越早越好。
IPv6的過渡不是我們傳統建一個網、搞一個工程,它涉及到聯到IP網上的所有的軟硬件的東西,不僅是網絡,還有網站、終端,甚至是打印機和復印機,這個工作不是我們運營商可以做得起來了,更不是中國電信可以做得起來的,一定要政府出面,用非常堅決的態度和非常明確的時間表,和強有力的來帶領我們整個產業鏈向IPv6過渡,否則這個事情肯定做不成,因為它不像我們一般的工程是業務驅動的,這純粹是由于地址缺乏引起的。這當然不是唯一的,但是我認為95%的作用主要是地址缺乏,因為中國大家知道,2年內地址沒了,國家的信息化搞什么?當然有人說可以搞NET,這實在是不得以而為之的東西,只能在局部地區救急用或者是少量的部署,不可能大規模的部署,那你把這個網絡搞慘了。
他還表示,IPv6的過渡不是一個國家可以做得成功的,這是需要全球統一的行動,特別是大家知道互聯網這個事,三大指標,第一個是網絡、第二個是信源、第三個是用戶數,美國占了前兩個的世界第一,中國占了用戶數的世界第一。而恰好這個用戶數是需要地址最多的,而我們中國是地址最少的,美國的用戶數比我們還少,但他們的地址是我們的40倍,所以他們不著急。盡管美國也轟轟烈烈宣布這個、宣布那個,但是我自己總感覺到是雷聲大、雨點小,希望美國政府作為世界互聯網的創始國和現在2個最主要的資源占有國,能夠負起責任,真正加快IPv6的推進,這樣全國的IPv6的過渡才有可能真正成功,而不是在中國一個國家孤軍奮斗可以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