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成為未來的技術輸出大國。日前在上海舉行的IBM亞太教育峰會上,其大中華區董事長周偉?j表示,這將是未來國家競爭中的硬通貨。 周偉?j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一個人才大國。據了解,中國高校每年培養400多萬名工程師,相當于美國的4倍、印度的兩倍。 事實上,中國的人才資源已經引起不少跨國公司的關注。近年來,甲骨文、GOOGLE、微軟、IBM等紛紛在中國設立全球研發中心和支持機構。就在昨天,甲骨文還宣布其技術網絡的中國會員人數已多達24.5萬名,已成為甲骨文全球開發人員社區的第四位和亞太社區的第二位。 盡管如此,周偉?j強調說,高校人才與企業需求之間仍然存在差距,這種差距將導致未來技術人才的緊缺。來自美國勞動部、勞動統計局的資料顯示,美國、歐洲、日本、中國和印度在2010年至2020年間,將面臨3200萬名技術專業人才的缺口。企業大部分不愿意付出培養人才的成本。周偉?j指出,作為行業領袖企業,必須試圖改變這種現狀。為此,IBM特地將教育峰會搬到了亞洲,并直接放在了中國舉行。 據悉,IBM教育峰會是第一個由企業倡議發起的教育峰會。1996年第一屆在美國舉行的時候,時任總統克林頓和50位美國州長親自赴會。隨后,這個峰會先后游歷了歐洲和拉丁美洲。